本網訊(通訊員 熊彬彬)天剛破曉,薄霧冥冥,農家樂老板李康便提起籃子去了自家地里,摘了一筐新鮮的時令蔬菜,順手在大水缸里舀幾瓢水,把蔬菜浸泡在水里。
“這個水是山泉水,蔬菜在水里泡兩個小時再洗出來更好吃,我們試過很多回。”李康開心地分享著自己的“儲鮮秘訣”。
今年41歲的李康,個子中等,說話滿臉掛笑,是熨斗鎮(zhèn)古村落生態(tài)農家樂的負責人。2016年李康家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,別人覺得國家政策可以讓李康松口氣,可她心里卻覺得這頂“窮帽子”已經壓得自己抬不起頭,她在心里暗暗立誓:國家政策這么好,我更要努力,丟掉貧困戶的帽子!
2017年李康一家通過陜南移民搬遷政策搬入長嶺山莊安置點,這里距離燕翔洞景區(qū)1公里,來往游客多。李康以前經常自己做小吃到街上賣,因為分量足、手藝好,常常一售而空,幫扶干部便建議李康可以自己開辦農家樂,既能照顧孩子,還能有不錯的收入。這個建議燃起了李康的斗志,做飯對于李康來說是信手拈來的事情,在和家里人商量后,她決定在新家創(chuàng)立一番新事業(yè)。
“這是從西安來的游客,看到我發(fā)的朋友圈就準備來避暑,還預訂六月下旬的兩桌菜,看,定金都給我轉過來了”李康樂呵呵的把客戶預訂記錄拿給我們看。精明能干的李康在女兒的“指導”下,不光學會發(fā)朋友圈宣傳自己的農家樂,還利用互聯(lián)網學習農家樂的經營方法。“新建的菜園子,來吃飯的顧客可以自己在園子摘菜,城里人帶小孩來都喜歡去地里體驗一下。我也是在網上看到人家的經驗,借鑒過來的。”聰明好學的李康指著不遠處的菜園子說道。
如今再談起農家樂的發(fā)展,精干利落的李康淚水滴落在了衣襟上。“艱難,總結兩個字就是艱難,但是幫我的人很多,政府免費讓我參加烹飪培訓、干部熬夜幫忙想菜譜、負責市場監(jiān)管的同志入戶指導建議、村上幫我申請消毒設備補助,沒有村上和鎮(zhèn)上干部的幫助,我的農家樂開不起來。”李康的言語中,充滿感激。
憑借著實誠的為人和地道的原生態(tài)農家菜,來這里吃飯的人越來越多,第一年凈利潤就有近兩萬。“這個農家樂讓我們一家人日子都好過多了,最重要的是,是這個農家樂讓我丟掉了窮帽子。”李康在農家樂順利開起來之后,主動與幫扶干部聯(lián)系,要求退出貧困系統(tǒng)。
李康也在去年通過黨組織的考核成為一名預備黨員,她表示,作為一名黨員,更要嚴格要求自己,她堅信只要憑良心做生意,多學習、多提升、多總結,生意一定會越來越好。